?全國人大代表、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丁波:推動河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
能在過去一年的復雜形勢下,取得今天的成績,非常不容易,2025年更是個關鍵之年,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丁波在接受《中國汽車報》記者采訪時這樣感慨。一方面,新質生產力發展基礎越來越扎實,在科技、創新、產業等領域,都打下了比較扎實的根基;第二,在“以舊換新”等政策推動下,我國經濟逐步復蘇,樹立起長期向好的發展信心。
3月10日中午,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會前夕,終于有了些空閑的丁波和記者談起了關于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一些感想。他對于新一年的工作部署充滿信心,“報告涵蓋社會民生、科技創新、經濟發展等重點領域,圍繞群眾關心話題,都給予了非常明確的指示。我認為主要有三方面,第一要創新,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融合;第二立足于實體經濟,經濟大省要勇挑重擔;第三,促進產業轉型、升級,老的生產力要根據新質生產力不斷優化、整合,這個過程還要綜合整治‘內卷式’競爭。”丁波認為這是當前經濟發展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。而針對當前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,他也回答了記者的提問。
中國汽車報: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破除“內卷式”競爭,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?
丁波:解決惡性的“內卷式”競爭,是保障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重要一步。要實現綜合整治,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牽頭,制定一系列政策,包括如何認定“內卷式”競爭,如何舉證、如何裁判、如何防范、如何改善甚至如何處罰,都需要明確的細則,在司法中實現監督管理。只有當這些要求實實在在地落地,才能解決當前發展中存在的客觀矛盾,帶動經濟發展。
中國汽車報: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變革,在智能化下半場,車企要如何用好“AI”這張牌?
丁波:現在的汽車和五年前的汽車完全是兩個概念,不僅是行駛工具,更和人們的工作、生活息息相關、互聯互通。技術高速發展,汽車從“指令型”向“智能型”進化,如今的汽車具備聰明的“大腦”,更類人的思考模式和情緒表達。接下來隨著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,DeepSeek、豆包等大模型上車,與汽車更深結合之后,會自發采集人的行為習慣、道路信息進行總結和學習,再反饋給用戶,實現方方面面的交互體驗。
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,一方面會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,但另一方面,我認為對于人工智能、智能駕駛等先進技術的立法研究也需盡快提上日程,涉及數據安全、個人隱私、未成年人保護及國家安全等問題不容忽視。
我今年也提出了建議,盡快建立相關技術的統一標準,如材料、技術、檢測、可靠性等指標都需納入統一標準體系,對不同車企L2、L3、L4的標準認定也要加快統一,以消解消費者對于不同等級的智能駕駛認知差異。建立統一的標準體系,從微觀看,有利于市場產品監督管理;從宏觀看,在制定國標方面搶先一步掌握話語權,引領智能汽車行業發展,有利于中國汽車集體走向海外,進一步形成全球競爭力。
中國汽車報:今年工作報告提出會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“以舊換新”,這會對今年的汽車消費產生怎樣的影響?要如何因地制宜擴大促進汽車消費?
丁波:國家給予汽車消費補貼,是從擴大內需、拉動消費角度考慮,從方針政策入手的具體體現。河南省也在積極落實和推廣,針對以往消費結構,發布“以舊換新”政策,對河南省包括汽車在內的消費品更換、升級起到極大的拉動作用。“以舊換新”也進一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,從今年報告主旨來看,未來幾年拉動內需主旋律不變,河南省也會延續相關政策,在操作上可能會做得更精細、更有針對性,更貼近居民消費習慣,也更符合群眾新的消費需求。
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是河南省“7+28”產業鏈群之一,歷年來都是發展的重中之重,過去一年,河南無論是汽車總量還是新能源汽車產量,都實現了比較大的發展,對于基礎工業的強帶動性也是有目共睹,不僅帶動新發展,引領新質生產力,還為河南整體經濟規模增長產生較強帶動。接下來,河南省將繼續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,總結一句話就是“河南省會堅定信心、毫不動搖地推動河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發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