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防止到綜合整治 商用車行業有望回歸理性競爭
今年全國兩會上,“反內卷”信號又一次釋放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,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,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,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,打通市場準入退出、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,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。
此前,2024年7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,要強化行業自律,防止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。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,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,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《政府工作報告》起草組成員、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解讀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時提到,價格戰背后有深層次的原因,要通過強化標準、強化監管、強化行業自律、規范政府招商引資行為等措施,使得價格反映質量,“一分價格一分貨”,防止出現“劣幣驅逐良幣”的情況。不難發現,從“防止”到“綜合整治”,從強調“要強化行業自律”到“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”,國家層面反對“內卷式”競爭的態度愈發鮮明、不斷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方向也更加全面清晰。
反對價格戰等“內卷式”的惡性競爭,同樣已經成為汽車產業共識。近幾年,隨著汽車行業進入存量競爭,“內卷”之風愈演愈烈,從乘用車領域蔓延至商用車領域。回顧2024年,商用車行業在激烈的低價競爭中歷經磨難,無論是燃油車、燃氣車,還是迅速崛起的新能源商用車,均未能幸免。商用車企業深陷低價競爭與無效內卷的困境之中,其營收和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,并將降本壓力傳導至整個產業鏈上下游,倒逼供應商降價,經銷商也面臨庫存壓力大、虧損賣車等問題。在此過程中,不少中小供應商因資金鏈斷裂而退出市場,經銷商們也因虧損而退網,行業尾部的弱勢企業則相繼陷入破產重組和資產重整的境地。
與此同時,行業內呼吁產業有序競爭的聲量越來越大,如何破卷突圍成為擺在車企和行業面前的重要課題。綜合整治“內卷式”競爭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,讓不少代表委員產生共鳴,也引發進一步探尋“反內卷”破解之道的熱議。
在全國人大代表,廣汽集團董事長、總經理馮興亞看來,適度競爭是汽車行業的固有特性,但長期來看,惡性競爭特別是低于成本的銷售行為,會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,影響科技研發和產品質量,不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。因此,行業內外、消費者均應形成共識,共同抵制惡性競爭。作為汽車企業,面對行業“內卷式”惡性競爭,要守住底線,堅持打價值戰,推動高質量發展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則直言,中國汽車產業的市場化進程雖已取得顯著成果,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無序狀態,呼吁企業自律與政府監管雙管齊下,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注入理性基因。全國人大代表,小米集團創始人、董事長兼CEO雷軍也談到了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帶來的內卷現象。他呼吁產業發展要強調科技創新、強調個性化和高端化發展,以差異化創新破局內卷。同時,也要反對不公平競爭,詆毀同行等行為,維持良好的市場秩序。
整體來看,商用車乃至整個汽車行業“反內卷”已刻不容緩,需在企業創新、行業自律、政策引導和高質量出海等多維度持續發力,各方合力之下,整個行業終將破“卷”向上。
編輯:薛亞培